top of page

吻的文化史

文: 洪儀真




「吻就只是個吻,正如玫瑰就只是玫瑰」。加拿大多倫多大學語言人類學教授馬塞爾‧達內西 (Marcel Danesi),在這本被吻遍的書裡一角,結合了電影《北非諜影》的一句配樂歌詞,以及Gertrude Stein的格言,表達有些事物的本質無法說明或以理論解釋,因為它們本是如此,例如吻,例如玫瑰。不過,擅長傳播理論與符號學的達內西教授,仍舊嘗試在學術上選擇了一條探索人類之吻的路徑,預設吻是文化的產物,不純然只受生理驅使。他從文化史的脈絡與符號學的方法論切入,理解史上「吻」的來龍去脈,不以生物學的觀點追本溯源。此書的寫作並非嚴肅的學術風格,而是一連串淺顯易讀的吻之錦囊。藉由吻的歷史縱向耙梳,及其枝繁葉茂的橫向開展,讀者將赫然發現,縱使自身曾經愛過吻過,卻不曾想過,吻的意涵隨著歷史時期與文化背景的差異而不同。奇妙的是,一旦吻在中古時代與浪漫愛產生牽連之後,吻與愛的相依相存關係,在人們的心目中就幾乎不曾改變了。讀者若對此觀點認同,可能是以己身體驗或文化經驗為基礎,而達內西卻是藉由吻的歷史考察與自身執行的實證研究裡得出此結論:要確認真愛是否存在的話,相對於透過性,吻更是騙不了人:失去熱情靈魂的吻,將是無可救藥。


現代人直接繼承了吻與浪漫愛不可二分的意象,殊知古老文化中的吻,代表的意義不見得與今日同出一轍。例如美索不達米亞人以送飛吻之舉來取悅神明、波斯人曾以親嘴的方式與同階級的人打招呼。早期的基督徒也以接吻禮來招呼彼此,相信這種親吻能帶著接吻者的靈魂,彼此在精神上相互連結。有些人類學研究顯示,部分原始族群並沒有任何接吻的習慣;中國和日本古代的文化流傳物中,也甚少有關於吻的記載(這是作者以西方人的觀點看待之故吧!)總之,吻並非總是浪漫,至少從可見的文化物件中追溯的話,要遲至中古時代,與浪漫愛相關的親吻才成為文化表現的主題,比如歌詠騎士之愛的宮廷愛情詩歌、描繪Paolo與Francesca志願卻不倫之戀的悲劇題材。吻在文化史的出現,另一方面也象徵著彼時女性的解放與革命:透過主動親吻所愛之人,女性表現出對於婚姻與愛情自主的心志,不再成為受父權支配與交易的對象。


本書的原文標題為《吻的歷史:流行文化的誕生》(The History of the Kiss: The Birth of Popular Culture)。循此提示初步理解內文時,不免誤認為作者有一份學術野心,欲將「吻」在文化中的浪漫體現,與整個流行文化的產生關連起來。彷彿想要證成吻的出現,是流行文化抑或其雛形誕生的信號。因為達內西在文中鮮明地主張,吻的起源與流行文化(或其前身)的源頭及蓬勃發展相當一致,卻和傳統、宗教及民俗文化大相逕庭。我本身是社會學者,因此在第一章讀到達內西如此大膽的推論時,自然萬分期待進一步拜讀其論證。然而細讀全書之後,並沒有發掘貫穿「吻」與「流行文化起源」之間的因果關連。他在大部分的篇幅裡僅闡述「吻」在大眾文化中無所不在的地位,說明電影、戲劇、流行歌曲等文化形式裡,吻是如何變得流行、具備何種意義,又發揮了哪種影響力。如此看來,書名的中譯雖然沒有完全貼著原文,倒是標明了全書內容的實際餡料。本書更精確的主旨應在於察看「吻」在流行文化裡的起源,以及「吻」如何牽動與愛情相關的大眾習俗之興起。也難怪在整本書裡,不少比例的篇幅其實是在談「浪漫愛」的文化,而不是在談「吻」自身。這兩個概念在字裡行間已經交融難分,宛若達內西對兩者關係的界定。作者因此未能成功論證,吻的出現是流行文化誕生的信號。嚴格說來,中古時期於散文、詩歌或繪畫中出現的首批浪漫吻符號,不能說是帶動了整個流行文化,至多只是促使浪漫吻及浪漫愛在文化上的風行。我幾乎可以確定,是因為達內西對於諸多觀念的定義及用詞略嫌鬆散,並且以夾議夾敘的風格行文,才會造成這種模糊失焦、欠缺精準的疏失。但,持平而論,假若撇開這些如同審查論文的吹毛求疵,改以一種認真而輕鬆的態度來欣賞本書的話,博學的達內西無疑已經提出關於吻的文化史難得的豐富素材。閱讀之際別忘了一邊上網瀏覽相關的圖畫、攝影、文學及影音,連網路時代的虛擬吻也沒能逃過作者的網羅。這篇吻的故事最後仍舊回到了羅密歐與茱莉葉身上,其刻骨銘心的經典之吻,是超越生死之吻。兩人在世俗抵制下命運不堪的愛情,實現著真愛的唯一可能。他們的愛情是文化史上偉大情愛的開端,而之後,「吻會繼續存在,因為它已徹底與愛情合而為一」。


書名:  Kiss! 吻的文化史: 從中古世紀傳説神話到網路時代影音文化,浪漫吻的前世今生

作者: 馬塞爾‧達內西(Marcel Danesi)

譯者: 陳湘陽

出版日期: 2016年12月

出版社: 麥田出版


コメント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