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文資訊–台灣】
作者 | 陳沛妤
《瑪德蓮時刻─記憶與情感的技術》是立方計劃空間策展團隊自2022年展開為期兩年的研究暨策展計畫,第一階段邀請多位講者,從技術史、醫學、哲學、人文科學、藝術等一系列的主題性論壇揭開多面向的思考路徑。同年底,立方策辦以表演與聲響經驗為基礎的「聲波薩滿─立方論壇音樂祭」為第二階段呈現;2023年「瑪德蓮時刻」進入第三階段,陸續於不同地點呈現九位藝術家共同參與的同名國際聯展,自5月底起「七個在海上的人─黃博志個展」作為《瑪德蓮時刻─記憶與情感的技術》的第一檔展覽,甫於7月位在陸府植深館盛大開幕的展覽為第二檔次,由陸府生活美學教育基金會與立方計劃空間共同主辦,現場展出包括五位藝術家:塔瑞克・阿圖依(Tarek Atoui,黎巴嫩)、邱明進、饒加恩、李傑(香港)、海蒂・芙依特(Heidi Voet,比利時)等人的作品。
策展人鄭慧華表示,「『瑪德蓮時刻』來自《追憶逝水年華》這部小說,主人翁吃下一口沾了紅茶的瑪德蓮蛋糕後,兒時的記憶湧現。此時刻已經被心理學命名為『普魯斯特時刻』,指稱有一些記憶並不是靠回想就能想起,而是必須通過媒介,由媒介觸發情感、記憶或是過往的經驗。」
而影像,莫過於最能觸動記憶的直接媒介,透過視覺衝擊腦海中的各種從過去到現在的時間軸線。在饒加恩《A Topper》的及李傑的《被吸氣蓋過》中,縱使影像編織方式講述了不同的主題,但作品本身讓觀者感受到濃縮了多層次的時空、事件與關於個人的或是歷史的記憶,猶如保存各種風味的瑪德蓮精華。
以影像作畫堆疊日常微小的記憶片刻
在乎影像與空間感的李傑,《被吸氣蓋過》除了作品主體是一座巨大的投影,並以白色膠帶貼滿整體木座作為影像的不平整銀幕載體,刻意強化影像與繪畫的關係之外,散落在展場特定牆面的告示紙張,亦宣告了關於創作是來自日常的累積,並持續進行中的行為。而影像本身看似只是簡單的水波紋,卻呈現了在極為寧靜中彷彿暗潮洶湧的內心,透過光與水的折射在影像中流動。彷彿像是楊德昌在《海灘的一天》電影中,以簡單的海浪暗喻著內心各種無法言喻的震盪。影像一角不斷出現各種詩意的文字是李傑從日常中累積的各種思緒下的註解,並非為了特定作品而寫,而是在漫長的生命經驗中,在一些獨特的時刻所留下的心境。此種文字與影像的交織,除了是透過影像來思索光與影的本質之外,若以德勒茲所定義的時間-影像來延伸,那麼這段簡短的作品則是保存並展示了李傑在關於書寫、沉思、創作等各種掙扎下的記憶盒子,觀者也藉由觀看的行為喚起內心深處的某個片刻。
以影像喚起歷史上的集體記憶
擅長藉由影像創作探討種族與人權議題的饒加恩,作品《A Topper》以一張百年前的攝影為開端,源自於奧地利藏家勞道爾(Radauer)所收藏的1910年日英博覽會之影像文件。藝術家卻藉由數位技術翻拍與放大的動作,彷彿像解析一張照片的方式,卻透過各種細節讓觀者能更寧靜的關注許多被攝者的動作、服裝、建築與時代。猶如像素放大一般將之數位化與科學化的檢視,不僅以幻燈片的串接將靜態影像動態化,更回應歷史上的「人類動物園」問題,照片中的主角為日治時期排灣族人被當作文化商品,在殖民統治者的帶領下步入倫敦的瞬間,顯見台灣也被迫拉進這歷史的洪流之中。縱使是過去的事件,但透過藝術家的調查,關於日本的各種影子及忽明忽暗的安排,在現代仍透過教育、觀光、媒體等各種媒介,潛移默化地深植台灣,彷彿殖民主義從來不曾離開,還進一步透過文化及思想潛入人民的集體記憶中。除了影像之外,藝術家更以跨國塗料品牌「得利」關於顏色與殖民地命名的隱喻,以色票提出物化與標籤化的追問。作品《A Topper》猶如德勒茲談論的晶體影像的延伸,藉由對一張照片各種層次的解析,卻折射了關於歷史、博物學、物種分類以及人類是否該被作為展示物、殖民成果的獵奇與位階的問題,而照片只不過是饒加恩希冀出版其龐大研究資料的濃縮。
媒介轉譯資訊的多變性
縱使「《瑪德蓮時刻—記憶與情感的技術》國際聯展PART II」期待以瑪德蓮模型討論記憶的形狀是否能複製作為核心題目,但仍會因為時代的變遷可能改變口味或衍伸出不同的創造力。本次展覽的兩件影像藝術作品,透過藝術家的內化與轉譯之後,將原初的影像記憶,無論是歷史的或是個人的,經由作品呈現於觀者面前,讓觀者能藉此詩意般的影像媒介,重新思考個人的精神哲學與自我身分認同的歷史位置。
展期自7月3日至10月29日,展期內藝術家講座將在9月中旬於陸府植深館舉辦(詳細訊息另將公佈)。
Comentári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