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過得很快,但要是想著秋天什麼時候才來呢,就又變得很漫長了。第一次來到薄鳧林牧場,抵達時已近暮色,秋風颯爽。從薄扶林小山徑拐進去,白色英式建築像謙卑的家僕,守候著一座不見牛羊的山坡。
✍️加入我們「大評論家計畫」,詳情:https://www.artmap.xyz/main-page-junior-art-reviewer
演出是在戶外的,舞團搭了一個臨時的棚室作為舞台的延伸,觀眾像廣場上等待投餵的鴿子群一樣遊晃。表演開始了,舞者穿著素色T-shirt進場,和後方的建築物一樣謙卑樸素。
第一階段:隱藏與揭示——探索人類情緒
演出通過三個階段形成了一個遞進的敘事結構,在第一個階段,舞者走進戶外搭建的房間,觀眾只能看到舞者的腿部,而上半身被刻意遮擋,視覺的主體被拆解、分割,形成一種「觀看的操控」,觀眾需透過屏幕來知道空間內正在發生什麼。
編舞者刻意將人類的複雜情緒從「視覺上」做解構,避免一次性揭露,而是通過局部來引導觀眾的想像。這種分割與透視的交替,象徵了我們日常生活中經歷的情緒碎片化:即便我們的外在肢體呈現某種狀態,但內在情緒是多層次的、不一致的,觀眾透過屏幕的不同視角,體會這種不穩定的情感。
第二階段:擬態自然——去主體化的舞蹈
在第二階段,舞者的表情變得冷峻且去主體化,身體動作與自然空間緊密融合。他們不再扮演「人」,而是利用環境中的物理結構,例如欄杆、橋、大樹,進一步強調了「身體作為工具」的角色,與環境交織出共生關係。這一段落讓我想起了美國編舞家瑪莎·葛蘭姆(Martha Graham)對於肢體和自然元素的融合。這樣的編排反映了「人類不再作為中心」,而是讓身體回歸到一種自然狀態——不再是情感的載體,而是變為自然中的一部分。
CCDC資深舞蹈藝術家丘善行、鄺彥璋挽着對方雙手跳第一場的雙人舞。
實習舞蹈藝術家姚欣玥和舞蹈藝術家安子桓引領着觀眾,緩緩走進露天劇場。
第三階段:人文的薈萃——對歷史與人類故事的回應
在這個階段,觀眾被帶進了一個半圓形羅馬式廣場。歐陸建築、閣樓窗台等文化符號,一下子把觀眾從自然扯回到人類自身。一個舞者若有所思地在閣樓窗前閱讀沈思、另一舞者在昏黃的街上苦候佳人、還有舞者如熱戀的情人般,在一側的迴廊廝磨。具有文化意涵的互動讓人浮想聯翩,舞者與建築的結合,建築和光雕影像的結合不僅僅是場景布置,更是一種對人文歷史的回應,暗示著人類的文明進程——我們從自然中走出,進入到一個被文化與歷史雕琢的世界。
最後一場在牧場的露天劇場上演,觀眾坐在建築前,看着投影在建築上的影像(預錄的和現場的互相交錯)和舞者與影像、建築之間互動。
當然不得不提的還有演出場地的選址。薄鳧林牧場曾是牛奶公司重要的一部分,是人類活動與自然環境相交織的象徵,擔當了連接都市生活與自然牧場的橋樑。演出結合了這個環境的特性,讓觀眾在不同的空間間移動,也以空間的結構來強化表演的敘事層次。觀眾隨著舞者的移動,經歷了一場「身體哲學」的探索,體驗了從情緒的強烈表達,到自然的寧靜再到人文氣息的遞進過程,並在這個過程中,反思人類在世界中的位置。
表演結束,舞者從閣樓向眾人鞠躬隱去,剩頭頂的月兒高高掛。牧場回歸平靜,散席的人們深吸一口氣,再次意識到,這是秋天來了。
撰文 | 潘希橋
圖片 | 城市當代舞蹈團及現場拍攝
城市當代舞蹈團 |《想見有時》
觀賞日期 | 20/10/2024 6:15pm
觀賞地點 | 薄鳧林牧場
——— 探索更多藝術地圖 ———
資訊投稿 |editorial@artmap.com.hk
@artmap_artplus
@artplus_plus
@ampost_artmap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