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大南方(South Plus)」為概念,歷經首部曲「南方作為相遇之所」與二部曲「南方作為衝撞之所」,高雄市立美術館 (下稱「高美館」) 於2024年推出第三部曲「珍珠—南方視野的女性藝術」。《ARTMAP藝術地圖》探討亞洲區最重要的南方三館合作以「大南方」探討的藝術表述,與高雄市立美術館展覽部主任曾芳玲、新加坡國家美術館的展覽暨策展總監辛友仁及新加坡美術館策展人丁彥惠進行了一次獨家專訪。
| 三館合作與「大南方」共識
高美館在「大南方三部曲」已經完成二部曲時,便已計劃三部曲要規劃館藏女性藝術,這也呼應著新加坡國家美術館和新加坡美術館近年來的興趣和重心—南洋藝術中的女性視角。而在籌辦的2023年,新加坡國家美術館的展覽暨策展總監辛友仁來訪。在訪談中,雙方以海洋作為連接點和契機,並以新加坡美術館東南亞東南亞當代藝術的豐富典藏為合作基礎,高美館便邀請辛友仁代表新加坡美術館加入項目,後來加入新加坡國家美術館的典藏。三館的共同策劃由此展開。
值得注意的是,在三館的合作中,最重要的共識和紐帶便是對於「大南方」概念的興趣。類似於荷蘭學者威廉·申德爾提出的「Zomia(佐米亞)」,不同於向「西」觀看的殖民史觀,或是向「東」觀看的中華史觀,向「南」觀看代表了開放而博大的海洋世界觀,並匯聚了多元背景下代表性的台灣及東南亞女性藝術家。雖然此次展覽以「大南方」以及「女性藝術」為共同母題,但要將如此許多不同視角的女性藝術家合眾為一仍是挑戰。具體來說,概念的整合需要一些現實的取捨作為策略。此次的挑戰在於通過有限的空間呈現最多的藝術視角。但令人欣慰的是,策展人表示最後想展出的大部分作品仍然得到了呈現。
| 子題中的多面隱喻
子題的不同聯繫中充滿了多重面向和隱喻。展覽一共包含了四個不同子題—「身體風景(Landscape of the Body)」、「療癒之方(Ways of Healing)」、「遷徙與安棲(Migration and Settlement)」及「非人類與生態」。但策展人表示,這四個子題其實不分先後,也沒有刻意的順序排列。於此對應的,三方策展人也希望重申海洋世界觀中的平等理念。
每一個子命題都包含著特殊的隱喻。比如:「珍珠」—命名自臺灣讀者熟悉的紀錄文學《印尼 etc.:眾神遺落的珍珠》一書的中譯名,以珍珠象徵著本次展出39位女性藝術家。
「珍珠」也代表了珍珠在海洋民族和島嶼文化中的特殊意義。「編織」作為生命的線索,在不同的海洋文化中延展交錯,從中我們可以看到「編織」這一隱喻貫穿不同文化,所展示出女性經驗的共通性和獨特性。最後,「身體」也是不可忽視的隱喻之一—作為內觀的流動世界。對於策展人來說,身體是最初與最終的劇場,多位藝術家更將焦點放在自身身體,探索自我情感與複雜的社會關係。
| 藝術家的珍珠串連
展覽中不同藝術家的作品和媒介像主題「珍珠」一般相互串連、呼應;而「編織」則為概念聚焦了眾多藝術家的作品。
林介文的作品「我的傳統服不傳統」系列,透過當代的編織和身體行為的影像裝置,架構一場與血緣身分連結的脈網,呼喚著潛藏在身體中的海洋記憶和隱密慾望。行為藝術國寶級的女性藝術家王良吟,在她的作品「消失」的大型空間裝置中,白色童裝彷彿幽魂般游離,以及滿佈從天而降的紅棉線,是對傳統中國家庭重男輕女的觀念中,消失在歷史裡的女孩生命的感懷和控訴,這件作品也展現了藝術家從國家社會回歸自我身份的探索。
「身體」子題下的作品同樣引入注目。臺灣藝術家陳云、泰國藝術家阿拉雅.拉斯迪阿和菲律賓藝術家艾格妮絲.阿雷亞諾,三位藝術家分別透過重現古老的民間信仰、宗教儀式或百年史詩吟詠,在生死穿越間,為這個永恆禁忌的命題,找到溫暖而寧靜的描寫力道。而展覽入口處是以印尼藝術家阿拉瑪雅妮以印尼家鄉的爪夷文字 (Jawi characters) 超大型書寫裝置展開,多彩歡悅的顏色寫著「我愛你」呼應著展覽出口處賴純純「無漏」的裝置作品所展現的眾生初心—我愛世界,因為世界自在我身,因此萬物皆無漏,從此構成了一個身體哲學的自洽回環。
| 南方視野與未來願景
第三部曲的展覽也蘊含了高雄市立美術館邁入第26年經營企圖及整體策略部署所象徵的意義。從1994年開館以來,這次展覽淋漓展現了高美館如何從一個藝術的殿堂進一步成為市民的在地文化寶庫。在前兩部曲的基礎上,第三部曲將臺灣現當代藝術放置在「全球南方」 脈絡語境中,深入世界性的議題。此次展出,首次共同策展合作的新加坡國家美術館及新加坡美術館,是該館典藏在台灣最大規模一次的展出。
作為泛南方版圖內兩個閃耀的光點,台灣和新加坡深度的策展合作,對三個館的策展人來說,都是意義非凡的。高美館團隊也會在2027或2028新加坡的亞洲當代女性藝術展覽中負責策劃台灣藝術家部分,並繼續延續高美館大南方多元史觀特藏室的特別規劃,並陸續開啟跟不同文化區域及不同美術館典藏的對話。在未來,我們想必能看到新加坡和台灣這兩座有著類似又截然不同命運的島嶼間所碰撞出的更多火花。
撰文 | 王崢
編輯 | 樊婉貞
圖片 | 高雄市立美術館提供
日期 | 2024年10月至2025年3月
地點 | 高雄市立美術館
——— 探索更多藝術地圖 ———
資訊投稿 |editorial@artmap.com.hk
@artmap_artplus
@artplus_plus
@ampost_artmap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