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獲DFA設計領袖獎,對伊部菊雄(Kikuo Ibe)很有紀念意義,今年也是他作為「G-SHOCK之父」的第40年。1983年,31歲的伊部菊雄創作了歷史上第一款卡西歐G-SHOCK手錶。過去40年,卡西歐G-SHOCK不僅在全球廣受歡迎、大受追捧,也代表了「日本製造」和「日本精神」。然而,在腕表行業革新,特別是2010年以來的智能手錶浪潮下,日本手錶如何改變或堅持?
✍️ 加入我們「大評論家計畫」,詳情:https://www.artmap.com.hk/main-page-junior-art-reviewer
| 摔不壞的手錶,摔不壞的時代
1981年,伊部菊雄向卡西歐電腦株式會社提交G-SHOCK企劃案,最初動機源於他剛剛失去一件心愛之物——父親在他高中入學時送他的珍貴手錶。為彌補手錶脆弱易碎的缺陷,他決定設計一款「即便掉落也摔不壞的手錶」。G-SHOCK名稱中,G代表重力(Gravity),SHOCK代表超強抗震力。伊部菊雄的手錶設計用於抵抗重力和衝擊,適合極端環境和戶外活動,以其抗震性和耐用性著稱,挑戰手錶都是易碎品的觀念。
在推出G-SHOCK的7年前,伊部菊雄還是剛剛大學畢業加入會社、來自日本地方小城新潟縣柏崎市的年輕人。G-SHOCK對應的是他這個典型的日本戰後「團塊世代」。他們肩負重建戰後日本經濟的使命,日本出現了城市「上班族」和準時上下班的勞作,需要堅而不摧的腕表來建設堅而不摧的生活,從而支持堅而不摧的精神,戰後崛起的日本經濟也給堅而不摧的這一代予以豐厚回報,只要努力就有回報,要像G-SHOCK一樣,作個「即便掉落也摔不壞的人」。
| 日本腕表的設計精神
每個腕表的出現,都總伴隨社會變化。從1810年創始腕表的的瑞士寶璣腕表,到1911年將腕表推向商業化的法國卡地亞腕表,再到1967年瑞士人首度製作石英表,歐洲曾長期是世界腕表中心。1970年代,東方日本腕表的崛起,為世界鐘錶業帶來革新。
1969年是日系腕表設計元年。日本精工(Seiko)推出世界上第一款量產石英腕表Quartz Astron,日系表因高準確性、低價格和大量生產優勢,壓過傳統機械表,打破瑞士腕表壟斷,讓時間不再是貴族化的奢侈品,讓掌握時間「平民化」、「民主化」,改變世界鐘錶業,也影響生活方式,實用、簡約、高性價比是日本腕表精神。
代表性「日本製造腕表」,是三大傳統老牌日系品牌精工(Seiko)、西鐵城(CITIZEN)和東方雙獅(Orient)。精工(Seiko)歷史最悠久,可追溯至1881年由石田光治郎在東京開設的時計維修店,1892年精工社(Seikosha)成立,1969年推出世界第一款商用石英手錶,引領世界石英手錶革命。成立於1918年的西鐵城於1924年推出第一款懷錶,命名「Citizen」代表「市民精神」和「公民文明」,以其光動能技術聞名,續航能力極強;東方雙獅(Orient)前身為1901年吉田時計店和1920年的東洋時計工廠,定位中高端消費群體,讓腕表佩戴不僅實用,也具備世界性視野。
日本設計(DESIGNED IN JAPAN)在今天意味著什麼?「日本設計表達了精確性和原創性,這正是日本之美。」伊部菊雄說,「我很珍惜日本的美學,盡我所能,讓我們的產品給人們帶來一線新的希望。」
| 智能化挑戰下的日本腕表設計
二戰後成立的卡西歐,可以說是戰後「日本製造」的典型代表。1946年成立的卡西歐(Casio)公司是電子產品製造商,以生產電子儀器和電子計算器聞名,包括數碼相機、手錶、電子樂器、計算器等。它並非傳統鐘錶世家,在日本老牌腕表精工—西鐵城—東方雙獅金三角結構中異軍突起,是挑戰傳統市場的新來客。作為卡西歐手錶主打的G-SHOCK,帶有「未來感」氣質,指向科技與未來,與老牌日系手錶有不一樣的定位,可以說是抓住了1980年代的時代脈搏。
「我個人很歡迎智能手錶的興起,因為它讓消費者的注意力重新回到手錶上,G-SHOCK 並未受影響」,伊部菊雄表示。伊部菊雄作為DFA設計領袖當之無愧,在他的領路下,新一代的日本設計能否發掘新時代的脈搏,或許才是當前更重要的。「G-SHOCK的客戶已經從戶外工作者擴大到包括年輕人。未來,我想在年輕人和相對年齡較大的群體中培養新的粉絲。」
撰文 | ASY
圖片 | DFA AWARDS
——— 探索更多藝術地圖 ———
@artmap_artplus
@artplus_plus
@ampost_artmap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