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HKDI與廣東美術館合辦的「有溫度的存在:廣州設計三年展——香港特展」,於HKDI Gallery展開,是基於首屆廣東美術館主辦廣州設計三年展的重新策展展覽,展出了17位內地及香港設計師或設計團隊,以設計作品所傳遞的各種「溫度」,向觀眾傳遞設計師在不同文化背景之下所追求的設計可能性。
|關於設計的溫度
根據總策展人王紹強介紹,現代主義設計的理念和方法影響着中國設計界,「有溫度的存在」這一次的主題則是源於對現代主義的反思及對設計本質的重新審視,整個展覽線圖解釋和呈現當下智慧和充滿人民關懷的設計樣本,促進不同文化背景下當代設計和文化創意更長遠的發展和主步,文化及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注入新的力量。
展覽呈現22項當代中國設計作品包括建築、室內建築、海報設計、時裝等等,充滿反映當中的創造力和在地性,以及可持續的設計發展。於展覽開幕當天數名參展的設計師和建築師特地到場,分享對於環保和設計、空間和設計、社區和設計的更多想法。

|跨區域、界別、門類的大型設計三年展
一入門口可以看到左邊有數一張海報,分別是由著國內設計師韓家英的《字海乾坤(2011)》和香港著名設計師靳埭強的《環保系列》海報,前者以電腦去再做字體發掘可能性,探討大自然和生命、由小事物思考到更大的整體的關係。


多項國際傑出建築獎得主孟凡浩,講解《關於大理洱海小邑莊生態驛站》的建築作品,會場展示了實景攝影、分析圖模型及影像,整個建築計劃選擇以毛、混凝土、木材進行當代化表達,並且實現一個低碳的可持續活動。建築設計師晏俊傑圍繞人們建築的關係推出的瓦楞紙樣裝置,思考到人體科學軀體驗的《紙的風照》。還有時裝界的環保推動者,在海內外都極有影響力的設計師馬可,展出已被維多利亞亞伯特博物館(V&A Museum )永久收購的「無用之土地—大地之母」的複製本,加上展示影片,展示工業廢氣回收紡織品、守則棉麻面料、塑膠、金屬品種物質所融合的可能性。


香港特展聯合展出部份優秀的社區建築物項目,也是廣東美術館設計三年展首次跨境赴港進行交流,當中牽涉的不只是設計的藝術表達,更多次在於設計如何達成文化傳承和生態責任等等社會價值中的意義。展覽實施免費公眾體驗工作坊及展覽導賞,敬請留意官方網頁。
部分創作者介紹:
馬可(中國)
Ma Ke (China)
無用之土地
(工業廢棄回收紡織品、手織棉麻面料、塑膠、金屬等綜合物質,2006)
喚起我對土地記憶的,是我近年在中國偏遠鄉村間的旅行。在異地他鄉的旅途中,我似乎才漸漸觸摸到了世界的真相和本質,這些靠雙手和土地生存的人群,過着與城市迥異的生活。他們對世代耕耘的土地的深厚感情,以及與大自然之間的既和諧又親密的聯繫感染着我,令我意識到土地對於我們的意義絕不僅僅是向我們提供賴以生在的食物,更是我們生命的源頭和靈魂的歸宿。我造這些東西,為了找回我們曾經擁有的質樸而基本的、最為真實的生活;為了找回我們由於不斷地追求快捷高效而喪失了的生活品質、樂趣和故事;為了找回我們的先輩一直擁溫的那種與土地之間親密而實在的聯繫。

韓家英(中國) Han Jiaying (China)
字象乾坤 (海報,2011)
2011展,為字體藝術發展而舉辦的「韓國國際字體藝術雙年展 」。 韓家英受邀參加,創作了該系列海報。海報摘選《道德經》、《易經》和《菩提偈》中國古老哲學中的精粹,嘗試用設計三種基本元素「點、線、面」重新演繹漢字,解構既有的文本形態,組合並融滲成圖案、紋路、形狀的視覺語言,將可辨別的視覺文字轉化為抽象圖形,字的本身意義便大於其指代的意義。通過這種創作手 法表達對字的理解,探索漢字字體計三的可能性,釋放漢字的美學魅力,以平面設計的藝術形式向漢字以及中國哲學致敬。後來基於平面海報衍生出手冊、影 像、銅板浮雕、掛毯等多種形式,引入動態和空間的元素,使原有的創作理念在不同媒介表現下更加豐富。
「有溫度的存在:廣州設計三年展」
日期:2025年1月23日至4月13日
時間:10:00-20:00
地點:香港知專設計學院HKDI Gallery
——— 探索更多藝術地圖 ———
資訊投稿 |editorial@artmap.com.hk
@artmap_artplus
@artplus_plus
@ampost_artmap
Comments